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岸田提出的印太构想新计划内容自相矛盾。新计划提出四大支柱,除了强调‘规则’‘法治’等,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还强调‘和平’,但同时又提出要由‘海’向‘空’扩展安全合作,而这可能加剧竞争和对抗,与‘和平’的方向背道而驰。”樊小菊指出,日本最早提“印太”,是为了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后来这一概念被美欧等沿用,加剧了地缘政治竞争。而日本借此提升了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并借由“印太四边机制”等与多国加强军事合作,实现自卫队进一步“走出去”。

  近几年,打着“自由开放的印太”的旗号,日本不断夸大国际局势紧张的严峻程度,向突破“和平宪法”和扩张武力迈出更大一步。

  2022年12月16日,日本发布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以及《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有关国家安全的文件,提出日本将致力于拥有对敌攻击能力等政策主张,并将在未来5年大幅增加军事开支。三份文件的出炉,意味着日本防卫战略的重大蜕变,完全抛弃了“专守防卫”原则,彻底背离了日本“和平宪法”理念。

  “从2015年解禁集体自卫权到去年底修改安全战略和防卫战略,大幅增加军费,发展进攻性武力,日本正在逐步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去年修改安保战略并没有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对。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俄乌冲突之后日本政府反复渲染国际环境日趋严峻,炒作日本安全环境恶化,借此机会大幅突破‘不保有战力’的宪法规定。”樊小菊说。

  加剧对抗 破坏和平

  参与日印两国联合军演、美日澳法“对抗北方2023”大规模联合军演、美国和菲律宾“肩并肩”大规模联合军演、美国和泰国主办的2023年“金色眼镜蛇”多国联合演习……在忙碌筹备G7峰会的同时,日本也没有缺席各大联合军演。而且3月中旬,日本、英国、意大利三国防长在日本东京进行面对面会谈,就共同开发下一代战斗机展开密切合作等达成一致。

  “近年来,日本的激进扩武之举,离不开美国的授意和松绑。”周永生表示,在美国纵容撺掇和日本自身需求驱动下,日本的野心全面膨胀:在政策上,出台三份安保文件,将中国视为最大挑战;在外交上,通过七国集团、美日印澳四方机制和北约等,试图把欧洲力量拖入亚洲,加大欧洲在亚太地区参与力度;在军事上,将国防费用大幅度提升,购买先进武器,联合多个国家进行军演。

  《东京新闻》在题为《“深化”军事合作,担忧日美安保变质》的社论中称,“日本自卫队与美军加速一体化,以及日本防卫费剧增将使地区军备竞赛白热化,这不会破坏地区稳定吗?”朝中社刊文称,一些西方国家为日本重走军事大国化道路煽风点火,使得不安定的乌云笼罩亚太地区。

  “日本加强军事能力、提高军费,强化与美欧国家的安保合作,事实上就是把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邻国当成‘假想敌’,这无疑会给东亚地区安全局势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周永生表示,除了军事合作,日美还试图联手通过供应链“脱钩”等手段阻碍其他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为自身谋求竞争优势,这样做的结果必将导致全球“阵营化”加剧。而“阵营化”会使被卷入其中的国家都受到影响,这个过程中没有赢家。

  “日本邀请几个G7成员国之外的国家参会,目的是打造新的势力范围,加剧阵营对抗。”周永生表示。“近年来,日本热衷于和美国一起塑造冷战式阵营对立的国际格局。日本邀请巴西、印尼等‘全球南方’代表参加G7峰会,企图分化‘全球南方’,暴露了其加剧阵营对抗的意图。但与冷战时期不同的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大多数‘全球南方’国家不愿意选边站队。”樊小菊分析,日本放弃和平主义道路,塑造和推动阵营化对抗,不仅会加大地区军备竞赛危险,加剧地区局势紧张,还会升级地缘竞争和对抗,对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俄驻美使馆批评美方企图淡化自身“北溪”事件主谋角色

下一篇美国“印太战略”难以跳出三大悖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